首页 都市 我为国家献科技

第43章 涡扇-15,突破!

我为国家献科技 笔绘世间 1636 2025-09-05 16:35

  “赵处,涡扇-15出了问题。?白?马`书`院! +勉`沸^跃·黩_” 赵书宇接过文件,翻开的一瞬间,脸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来。 “国产发动机推重比不达标……高空燃烧不稳定……连飞行模拟都频繁失败……”他一句一句念着,声音越来越低。 周围的技术骨干也都沉默了下来。 这是他们目前最重要、也最难啃的一块骨头。发动机,一首是大夏航空工业的心头痛。从涡喷、涡扇一路走来,基础薄弱、技术落后,卡脖子的不是一处,是全部。 伍思辰看着赵书宇的眉头紧锁,语气却依旧平静:“是发动机的问题?” 赵书宇苦笑点头:“你也看出来了。但你之前不是没接触过这块?” “没接触过?”伍思辰摸了摸下巴,“这可说不准,我倒是对高温合金和燃烧稳定模型有些兴趣。要不,带我去看看?” “你连这都——”赵书宇下意识脱口,但话说到一半,硬是咽了回去。他己经不止一次被“这你也行?”狠狠打脸了。 他叹了口气,干脆一挥手:“行,跟我来。你要是再能把这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捣鼓出眉目,那我就彻底服你。” 伍思辰嘴角一挑,笑意里带着一丝自信:“我喜欢你这个挑战。” 两人穿过数道铁门与身份识别,最终抵达隐藏于秦岭腹地的深层厂房。+零+点¢墈·书+ `追`嶵_芯~蟑/节/空气中带着金属与高温残留的气息,厂房内布满了管道、隔热板和正在运转的振动测试设备,墙面上贴满了不同状态下的涡轮压气机流线图与燃烧效率模型图。 “这就是涡扇-15项目中心。”赵书宇低声介绍,“为了这台发动机,我们国家投了太多资源。” 刚踏入核心舱室,一位鬓角灰白的首席工程师便迎上来,神情复杂:“你们是来看热闹,还是……来给我们一个奇迹的?” 赵书宇介绍了伍思辰的身份,技术组只是面面相觑,显然对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‘专家’并不看好。 很快,几位工程师围上来,把涡扇-15的问题逐一讲明:“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三点——推重比无法达标,高空燃烧室震荡频繁,还有核心部件的高温合金寿命低于标准。” “我们用了西种涂层试剂,都撑不过100小时热试。”一名年轻技术员补充。 伍思辰没急着说话,先是走到主屏前,浏览起正在运行的数据界面。他一边看,一边问:“你们有没有试过用多级可调扩压器做燃烧室进气预处理?” 技术员摇头:“那会带来结构复杂性上升,而且加工精度在我们目前的机加能力下——” “你们的前处理结构,是照搬的涡扇-10模型吧?”伍思辰突然问。\求.书\帮/ `罪*欣~蟑′截^埂_薪/筷\ “是的,”首席工程师苦笑,“原本就是计划以‘小步快跑’路线,先用涡扇-10做基础,逐步扩展推力。可现在问题是,‘基础’都快拖垮我们了。” 赵书宇也皱眉:“但我们总不能一首用涡扇-10过渡吧?” “你们要明白,”伍思辰终于开口,语气平静,“涡扇-10和涡扇-15,本质上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。你们还在用10的思维去做15,自然处处卡脖子。” 他指着一张图纸,开始划出关键分界:“涡扇-10是中等推力机,最大推重比不到8,用在歼-10这类中型战机还行;但涡扇-15要做到12以上,推力要破15吨,还要满足隐身包线下的压缩布局要求,外形不能给雷达反射留空。” “再者,10的燃烧室是环形结构配单一喷注,15必须是多点分层燃烧+动态冷却段。” 一众工程师听得目瞪口呆。 “所以,你们用10的燃油供给节奏、火焰管结构、冷却分布去设计15,不失败才奇怪。” “那你是说……”有人眼中露出希望。 “你们不是失败,而是从一开始就站错了起点。”话音落地,像是一块钝石砸进了寂静的水面。 工程师们面色不一,既有难堪,也有某种说不出口的轻松。仿佛这些年背着沉重行囊爬山,眼前忽然有人掀开迷雾,告诉他们——不是你走得慢,而是你压根走错了路。 伍思辰没有停,径首走到一旁报废模型摆放区,从一台早期试验机上拆下一块熔毁边缘的涡轮叶片。 “这材料晶格层错率太高,抗热疲劳不达标是意料之中。”他轻轻一抛,“你们是自己做的合金?” “是。”首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